柑橘的貯藏主要分常溫貯藏、低溫貯藏。低溫貯藏分冷庫貯藏和氣調庫貯藏,需要有專業設備。目前適合千家萬戶的主要是常溫簡易貯藏方法,具體又可分為三種:
(一)田間簡易貯藏法。
1、搭建簡易貯藏庫。應選擇在地勢平坦,排水良好的地方搭建,儲藏庫的樣式和一般建筑工棚相似,長度一般在10—20米左右,跨度一般在5—8米,高度在2—2.5米,跨度大于5米時,一般應搭建“人”字形棚,“人”字形棚的房頂用石棉瓦或者油布覆蓋,四周可以臨時用油布封閉,每隔5米左右留一通風口(活口),以方便進出和通風換氣,庫房四周開好排水溝。
2、庫房消毒。庫房建成后,地面鋪上10厘米厚的稻草,用硫磺5斤加木屑混合點燃,密封3至4天,或用50%福爾馬林噴撒,密封7天滅菌。之后,將果實移入室內貯藏。貯藏庫的大小可以根據柑橘產量來決定,一般每平方米庫房可以貯藏果實150—250公斤。
(二)地窖貯藏法
所建地窖要求長8米、寬2.9米、高2.3米,窖上面設5個排氣孔,孔的直徑6厘米。窖兩側各設對稱的進、出風口,窖內兩側擺設貯果架,架上安裝六層堆放鮮果斗,內放鮮果,中間為通道。地窖貯藏易形成空氣對流,貯藏期長,效果好。
(三)室內簡易貯藏法。
1、入庫前準備。貯藏保鮮前應徹底清潔庫房,堵塞鼠洞,柑橘入庫前一周可用7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或45%撲霉靈1000倍液等進行庫房消毒,盛裝柑橘的容器也要在防腐保鮮藥液中浸泡1-2分鐘進行消毒處理。柑橘入庫前2天庫房要保持通風。
3、貯藏方式。最好用木條箱、塑料箱、竹筐或藤簍等容器貯藏,按“品”字型碼放。根據庫型條件,每堆寬3-4m,長不限,堆間留50cm寬的通道,每件之間保留10cm左右的空隙,四周與墻壁保留20cm的距離。堆碼高度依容器的耐壓強度而定,但距離庫頂棚必須留60cm的空間,一般每平方米存放250-400kg。也可采用地面堆放法。先在地上均勻鋪上5—10cm厚的松毛、柏枝或稻草,而后將果實排列其上,每20cm放一層松毛,總高度70cm左右,四周圍上松毛,上層再蓋上一層5cm左右的松毛,為了減輕自然失重,頂層可加蓋一層薄膜。
4、庫房管理。
(1)庫房溫、濕度條件。在貯藏室內最好放置一個溫濕度計。在常溫條件下,臍橙等甜橙控制在3—12℃、濕度90%;溫州蜜柑控制在4—10℃、濕度85—90%。晝夜溫差控制在1℃以內,主要通過通風換氣來解決。柑橘貯藏期間要求庫房門窗遮光。
(2)貯藏初期管理。庫房內易出現高溫高濕,縮短柑橘貯藏壽命,這時要加強通風,晝夜打開門窗,盡快降低庫房溫濕度。
(3)貯藏中期管理。12月至次年1月,當外界氣溫低于4℃時,要及時關閉門窗,堵塞通風口,加強室內防寒保暖,午間氣溫較高時應打開門窗通風換氣。
(4)貯藏后期管理。當外界氣溫上升至20℃時,要關閉門窗,早晚換氣。當庫房內相對濕度降到80%時,箱藏柑橘應覆蓋塑料薄膜保濕,薄膜離地面25-30厘米,切勿密閉;堆藏柑橘可覆蓋干凈稻草保濕,也可用地面灑水或盆中放水等方法提高空氣濕度。
(5)其他管理措施。
①及時揭膜。凡是堆藏的,前半個月,一般每5天揭一次膜,以后每7—10天揭一次,抖掉水珠。
②定點觀察。在貯藏庫內選若干點,每隔1—2天檢查不同層次的果實有無病果發生,決定是否翻果去爛。
③定期翻果。一般前期和后期15—20天翻果一次,用夾果鉗夾出和用紙包出爛果,將其在庫外燒毀或深埋。
四、留樹保鮮技術
此項技術主要在三峽庫區實施。
(一)果實選擇
選擇海拔200—400米的中、晚熟品種(如林娜、福羅斯特臍橙、錦橙)的盛果期植株中下部、內部的果實留樹保鮮。把頂果、小果、殘次果、特大果按時采收,留果量以植株負載量的70%為宜。
(二)噴施激素
從果實轉色期開始,每隔25天左右噴施一次2,4—D20—50PPM,共噴2—3次。在噴施激素時,可加入0.3%尿素和0.2 %磷酸二氫鉀、50%多菌靈800倍液。選擇晴天在露水干后均勻噴施于整株,注意務必使果蒂著藥。
(三)果實和樹體管理
1、樹體管理。留樹前適當修剪,剪除病蟲枝,過密枝,達到通風透光、減少病蟲害的目的。
2、肥水管理。果實留樹保鮮的植株肥水管理與正常采收的樹基本相同,為提高葉片光合作用可增加葉面施肥1—2次,噴施0.3—0.5%尿素加0.2—0.3%磷酸二氫鉀。原則上不灌水,若嚴重干旱或凍害前應注意灌水,以防止果實萎縮和落果。
3、凍害防御。一是在冬季對樹干刷白(或用薄膜包干)和樹盤培土,二是若遇干旱在中午適當灌水,三是在寒潮來臨前熏煙、噴抑蒸保溫劑。
(四)適時采收和銷售
留樹保鮮的果實采收時間以2月中旬至3月上旬為宜,不能過分延長留樹時間(留樹時間過長會加快腐爛或?;?。果實采收后,進行藥劑浸果之后,將其分級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