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可栽植成活率也很高。
二、授粉樹的配置
為了提高棗樹坐果率,應配置授粉樹,例如晉棗、金絲小棗、梨棗、駿棗或贊皇大棗等。授粉樹的配置,一般每3-4行主栽品種中夾l行授粉品種;對于行距放寬的棗園,每隔8-10株配置,株授粉材。要選擇授粉品種與栽培品種的花期、果實成熟期應盡量一致或接近的授粉樹。
三、栽植模式
1、棗農間作。棗樹與其它果樹不同,棗樹發芽很晚,而落葉很早,年生長期短,最適宜與農作物間作。它枝葉稀疏,葉片小,遮陰少,透光率高,有利于樹下間作物的正常采光。根系分散,密度低,與農作物生長的矛盾小,從利用土壤養分來看,農作物主要利用土壤的上層養分,而棗樹利用中下層養分,實行棗農間作充分合理的利用了土地和光能,達到立體化生產改善農田生態條件,棗糧雙豐收,提高單位面積的經濟效益。與棗樹間作物的農作物應考慮以矮稈、早熟對光肥的需求能與棗樹相錯開的作物,最好選擇麥類、棉花、豆類、甜菜、瓜類,以及谷子、芝麻、花生、蔬菜等矮稈作物。棗農間作適宜種植在比較大的平整條田上,因此要考慮到拖拉機、播種機等機械的順利作業。為了保證初期棗樹產量和充分利用空間可選擇以下模式之一進行栽植。①單行栽植,行距10-12米,株距3米,每667平方米栽植24株、22株、20株;②雙行栽植,以糧為主,間種棗樹,則棗樹行距可適當加大,一般寬行18米,窄行3米,每667平方米栽植24株。
2、矮密早栽培園。棗樹矮化密植早豐產是高密度、高技術、高投入、高產出、高效益的園藝化栽培果園。密植棗園要栽植土層深厚,質地疏松,有灌水條件土壤肥沃的農耕地,以產為主分片經營,栽植密度一般84株/667平方米(2米x4米);110株/667平方米(2米x3米)、167株/667平方米(2米x2米);167株/667平方米以上,一般只可小面積示范,栽植行最好南北走向,定植為三角形。
3、常規棗園。此法應根據當地環境條件,用于坡度大,發生水土流失的地方或地形零碎,不便農機作業的塊地。在常規園土層深,土壤肥沃的農耕地上行距5米,在土層瘠薄地塊,行距4米,株距4米,34株(5米x4米),42株(4米x4米)。
4、四旁栽植棗園。在路旁、水旁、房前后及利用閑散的空地“四邊”分散種植。一般單行栽植,株距3米,零碎地按面積大小而定行數,行距4-5米,定植棗苗前實行細致整地,在建立“矮密早”棗園和四旁栽棗時,要進行“三大一適”栽植法(即大坑、大苗、大行距、適栽),保證“一年成活,二年成形,三年結果”。
四